

润滑脂的滴点和锥入度是其两个重要的物理性能指标,分别反映了润滑脂的高温性能和稠度特性。
1. 滴点(Dropping Point)
定义:滴点是指润滑脂在加热条件下从半固态变为液态并滴落的最低温度。它反映了润滑脂的高温稳定性和耐热性能。
意义:
滴点越高,润滑脂的高温性能越好,能够在更高温度下保持结构稳定。
滴点低于工作温度时,润滑脂可能软化或流失,导致润滑失效。
测试方法:
常用标准:ASTM D2265(滴点测试法)。
将润滑脂样品加热,观察其开始滴落时的温度。
典型值:
锂基润滑脂:滴点约为180-200°C。
复合锂基润滑脂:滴点可达250°C以上。
膨润土润滑脂:滴点通常高于260°C。
2. 锥入度(Penetration)
定义:锥入度是指在规定条件下,标准圆锥体在5秒内沉入润滑脂的深度(以0.1毫米为单位)。它反映了润滑脂的稠度或软硬度。
意义:
锥入度越大,润滑脂越软;锥入度越小,润滑脂越硬。
锥入度与润滑脂的泵送性、密封性和承载能力密切相关。
测试方法:
常用标准:ASTM D217(锥入度测试法)。
使用标准圆锥体在25°C下测量润滑脂的锥入度。
分类:
NLGI(美国国家润滑脂研究所)等级:根据锥入度将润滑脂分为9个等级(000到6),常见等级如下:
NLGI 000:非常软,锥入度445-475。
NLGI 2:中等硬度,锥入度265-295。
NLGI 6:非常硬,锥入度85-115。
滴点与锥入度的关系
滴点:主要反映润滑脂的高温性能。
锥入度:主要反映润滑脂的稠度和机械性能。
两者共同影响润滑脂的选择。例如:
高温环境:选择滴点高、锥入度适中的润滑脂。
低温环境:选择锥入度较大(较软)的润滑脂,以确保良好的流动性。
总结
滴点:衡量润滑脂的高温稳定性,滴点越高,耐热性越好。
锥入度:衡量润滑脂的稠度,锥入度越大,润滑脂越软。
根据工作条件(如温度和负载),结合滴点和锥入度选择合适的润滑脂,可以确保设备润滑效果并延长使用寿命。